遭遇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聚集国际一流人才、创意与设备,打造最具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更高层次上的人才大战。
历史上,美国曾在世界制造业盟主宝座上雄踞了一个多世纪。不过到了20世纪70年代,作为“完成后工业化的标志”,美国放弃了一般制造业,转而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美国制造业企业连续多年竞相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欧洲等发达国家也紧随其后而行之,其结果不仅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个强大的跨国公司群体,而且还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推上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位置。然而,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无情地摧毁了西方各国多年的经济繁荣。痛定思痛,以美国房产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反思,几乎一致认为是放弃制造业使发达国家失去了经济持续稳固发展的根基。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强力推动“制造业回归”,先后出台了《购买美国货》《制造业促进法案》《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一系列政策和法案。经过五年的努力,美国制造业已经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大批美国跨国公司或将海外的生产基地迁回美国,或在国内开设新厂。美国制造业出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首次持续性就业增长的势头,贸易出口额也有显著增长。在这种形势下,欧洲的多个发达国家也纷纷仿效美国,先后抛出自己的“再工业化”战略。
但要注意到,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制造业回归,而是向高生产效率和低经济成本的现代制造业的跃迁,集中了全球的最高端的人才、创意与设备。毫无疑问,以顶尖人才支撑的未来美国现代制造业,将是拥有全球最具竞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
反观我国,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仍然处于低端地位。美国的“制造业回归”对我国来讲,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在“人口红利”难以为继的时代,中国制造业如何在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吸引全球优秀人才,通过“人才红利”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
全球范围广纳英才
为确保我国制造业能够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制造业人才大发展是必备的前提条件。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培养壮大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程师与技师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生产性服务人才四支核心人才队伍,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形成创新型人才集聚效应,不断优化制造业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要充分发挥各地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功能,进一步引进和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创业。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促进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有序自由流动、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大人才国际交流力度,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人才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全方位开放人才新格局。
大规模地吸引外国(境外)制造业人才来华工作、学习和定居,尤其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提高存量人才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化人才集聚地。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体系,健全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大与外国政府、企业、学术团体、中介组织等各类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建设。
改革试行技术移民管理办法,简化技术移民审批程序,吸引大批杰出外国制造业人才永久居留我国。建立海外华人绿卡发放制度,降低绿卡门槛,扩大发放范围,吸引海外华裔制造业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和工作。
唯如此,才能切实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升级换代。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
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核心战略,深化改革,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首先要坚持市场化取向,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人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制造业人才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着力解决政府对市场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将政府的职责和作用转化到主要保持宏观环境运行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弥补市场失灵上来。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让市场供给主体人才、市场需求主体用人单位和市场服务主体人才服务组织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等
主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其次要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一批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着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型企业。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一批国内知名、业内领军的旗舰型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一批引导产业发展的核心专利和重要技术标准,抢占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重点支持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一大批创新团队,重点资助若干具有国际影响、能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的科技创新团队。扶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一要规范创新创业项目评审方式和流程,二要优化项目资助政策,三要加大科技人才成果产业化扶持力度,四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其三,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也是科技人才聚集和优势转化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深化改革,发挥企业在打通人才、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通道的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用好用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改革用人制度,鼓励企业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能力,培养造就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加快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大胆改革创新,形成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人才吸引使用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和培养一流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鼓励中小制造企业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壮大中小制造企业科技人才队伍,激发中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