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移民新闻 > 移民热点 >

【分享】了解这10个问题,在美看病不再困难!

发布时间:2016-12-05 11:15来源:未知 点击:

  对于初次移民到美国的华人来说,在美国看病这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它不仅需要了解美国就医的程序,更要知道怎么与医生沟通,机制如何?今天,我们加成移民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在美看病就医的问题详解!也是为大家减少一些在美看病的阻碍!
1.美国看病贵吗?普通美国人看不起病吗?
  对于这个问题,简单的回答是:美国看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天价,但对于美国正常收入老百姓来说,大体是可以负担的。而穷人有单独的救济。
美国大部分老百姓都有医疗保险,奥巴马的全民医保计划的意思是以后每个人都要有医疗保险。如果你买不起,政府可以给你买。但保险本身,还是各个保险公司在运行。
美国的医疗保险种类很多,便宜的保险只能报销最基本的治疗,贵的保险还可以报销高级现金的康复型治疗。这和任何保险是一个道理,无需赘述。
比较特别的是美国的医疗费没有定价,进医院时你不会知道自己的诊疗要花多少钱。这一点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看到天价账单也不用慌,因为你可以讨价还价。如果你没有保险,现金支付本身就会打很多折。你还可以要求分期付款或申请救济。实在没钱,自己也不会去申请救济,医院就不收你钱了,自己去找相应的人解决这部分费用,如政府拨款或慈善项目。
 
2.美国看病一定要通过家庭医生吗?
  答案是不一定,取决于你的保险类型。很多保险都允许你直接去综合性医院看病。但是找个家庭医生,对大部分患者来说好处比较多。
  找家庭医生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报销比例高,如你找家庭医生,保险公司给你付60%,直接去保险公司的签约医院,保险公司给你付40%,直接去保险公司的非签约医院,保险公司给你付20%。
  除费用外,选家庭医生对治疗也有好处。家庭医生都是全科医生,也许有的病他不能给你治,但是他起码可以告诉你接下来你应该去找哪方面的医生来看,还可以帮你约下一步的诊疗,免去了你自己做功课的麻烦。
 
3.在美国看病预约的时间长吗?
  找家庭医生看病是需要预约的,特别是口碑好的家庭医生,每天都排得很满。赶上患者多的时候,预约到几周以后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如果你特别着急,跟家庭医生说明情况之后,医生一般也会给你加急。一般来说,一个区域都有很多医生可以选,如果一个医生排队太长,还可以再选别的医生。
  牙医那里也是同样的情况。如果你只是预约洗牙,有时候可能需要半个月。但如果你说孩子牙疼,要赶紧处理,那医生就会跟你商量一个尽快的时间。有次小秧蛀牙,她说牙疼了,我就跟医生说我们比较急一点,医生一开始给我们约到五天后。但随即医生打电话说明天上午临时有空位,你们过来吧。
  同时,由于病人都是固定的,医患双方和医生比较熟悉,看起病来效率也比较高。
 
4.家庭医生都能看什么病?医生下班了,要急诊了怎么办?
  家庭医生的诊所都不大,基本就是个分诊和简单治疗的作用。确实,在家庭医生的诊所里,很多诊疗都不能做,需要转诊。即便是做个体检,验血验尿也很可能要去另一个体检中心。好在美国就是什么都可以选,比如医生开出的体检单子里,通常会有五六家附近的体检中心你可以选,可以选自己比较近的一家。体检中心的工作时间通常比诊所长,可能是因为需要空腹验血的缘故,很多早上6:00就开门了。
 
5.美国医疗条件好吗?
  美国医疗条件确实好。家庭医生和很多私人专科医生都是小诊所,一般都比较温馨舒适,放着轻音乐,摆着鲜花。打电话预约好了,按照规定时间到诊所,在前台等一小会儿就能看上病了。医生和你都认识,对你的情况都很了解,沟通过程也会很顺畅。前台护士只要不忙,还会跟你聊聊天。越贵的诊所会客室条件越好,绝对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公立大医院也都干干净净,由于家庭医生和保险公司共同起到的分诊作用,大医院里的患者也不多,至少不会挤成一团。从就医环境来说,美国确实比中国好很多。
 
6.美国医生水平高吗?
  总体来说,美国的医生职业素养确实普遍比较高。首先美国医生的说话方式都很讲究,你基本不会从他们嘴里听到令病人不舒服的语言(当然个别极品肯定是有的,但总体来说都不错)。而在中国看病时,有的医生很不错,但有的医生说话方式就不太讲究,让人啼笑皆非。
  比如,有的医生擅长吓唬:“你怎么才来啊!”“你看你这里都成什么样子了!”“你早点来还好,现在,呵呵,我可说不好了,先治着看吧。”
  有的医生又喜欢大事化小:“你这根本没事儿!别那么娇气!叫什么叫!忍一忍!病了能不疼吗?”
  而医术方面虽然还没有太具体的对比,但至少在育儿这个领域里,美国医生的观念都相当标准。只要是在美国生孩子的妈妈,不管在哪个州,得到的建议都是一样的。
  从学历来看,美国的医生必须是博士毕业,从业标准非常高。能授予医学博士头衔的大学,个个都是名校。而国内医生就分名校的,非名校的,本科学历可以做医生,甚至在有些小地方,医专毕业也能当医生。
 
7.美国的药费高吗?
  很高。美国的药品总体来说可比中国贵多了。小小一瓶抗癌药能卖好几万美元,是不是活活吓死人?其他检查费用等等都非常贵。唯一的好处就是美国医药分离,所以医生不靠卖药挣钱,不会给你开很多你用不着的药。
  中国药品和检查费用从单价来看都不贵,但是你很可能要买很多自费而且不一定有用的东西。比如那时候我带小秧看感冒,确诊为病毒性感冒之后,每次还要附带被开一两百块钱的中成药。其作用都是“提高免疫力”’清热去火“之类。
 
8.美国医生会见死不救吗?
  在美国,任何医院胆敢将病人拒之门外,自己就得关门;任何医生胆敢将病人弃置不顾,自己就得卷铺盖。
  美国联邦政府将告示贴在医院大门口及地方卫生院门口,明文规定医院不得因种族、性别、肤色、宗教、贫富等等原因,而把病人拒之门外,必须给予及时治疗。
  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却不无道理:只要你说美国公民,政府不怕你吵,不怕你闹,就怕你穷。
来看一个“见死不救”的案例
  1998年5月在芝加哥,一个15岁男孩打篮球时,肚子上中了帮派互斗的流弹,被朋友护送到离医院十来米处,因失血过多而休克。朋友跑到医院急诊室求救,值班者却回答:医院规定他们不能擅离急诊室出外救人。最后当两名警察把男孩抬到急诊室时,他已经死了——从中弹到死亡,共一个半小时。
  乍看这也是见死不救,但这些不肯出手施救的急诊人员顾虑的是“违规”,并不是“无钱”,与中国出现的情况并不相同。这桩芝加哥事件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亲自写信给该院院长提出谴责,联邦政府保险终止了和该院的合同,使该医院几乎停业;急诊值班员也被起诉,差点儿锒铛入狱。
  由此也可映射出美国用制度和法律制约了见死不救的行为,而不是仅靠行医者的道德。
 
9.家庭医生的管理机制是怎么的?
  美国有着长达11年的周密的家庭医生培养制度、严格的准入制度和7年一个周期的全部家庭医生不分年龄、不论背景,重新考试,合格者继续从业、不合格者吊销执业资格的“严酷”淘汰制度。
  美国的医疗和保险体系,是围绕着社区组织体系,主要治疗发生费用由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险供应商支撑。家庭医生是整个美国社会以防为主,围绕着家庭保健组织的医疗和保险体系的核心。
  家庭医生与有消费能力的个人医疗消费,通过市场经济的原则自由搭配,优胜劣汰,保证了美国基本医疗价格供应相对低廉,以及相对可靠的质量保证。
  同时个人消费者挂靠稳定服务的家庭医生,要确保了病人健康跟踪的可持续性,美国家庭医生数量占医生的80%以上。
  因为有家庭医生这个关键的环节,因此美国真正高昂的治疗费发生和转诊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依靠家庭医生的专业顾问水平,避免成为大医疗中心博羿的“弱势人群”。
 
10.英文不好怎么与医生沟通?
  在华人多的城市,想找到一位中文好医生还是可以实现的。否则看病时最好事先准备一下,或带上一位英文好的朋友做翻译。
  另外,在一些大医院,为患者提供免费翻译是他们的义务,你可以尽管提出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

加成移民咨询中心

移民热线:010-65155588